大众网记者 高瑞嵩 青岛报道宏泰证券
在7号线文安路站灯火通明的夜间施工现场,信号工燕道江手中的一束激光,精准刺破黑暗,成为吊装作业的“定盘星”。这位来自山东临沂的工人,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强烈的责任心,不仅提升了施工效率,更筑牢了安全基石。
燕道江是7号线二期土建一标段一工区文安路站混凝土班组的信号工。作为吊装作业的核心指挥者,他深知肩头责任重大。面对夜间施工因光线不足导致的吊装定位迟滞和偏差问题,燕道江主动向班组长及“两进”人员提出配备激光笔的建议。
燕道江宏泰证券
“夜太黑,司机视线受影响,吊点常找不准。激光笔一点,位置清清楚楚,司机操作有底,速度自然提上来!”他的建议被迅速采纳实施。激光笔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夜间吊装定位的精准度和速度,经测算,吊装效率提升了20%。文安路站的夜色中,那一点稳定的红光,成为了高效精准作业的标志。
燕道江对安全的追求远不止于此,在熟悉吊装全流程后,他敏锐地发现了绑扎环节仅靠信号工一次目视确认的安全隐患。“吊钩一升,命悬一线。绑扎是否牢靠,光凭一个人扫一眼,万一有个闪失呢?”他郑重地向班组长提出了推行“二次确认制度”的构想。
该制度要求在起吊信号发出前,增加司索工与信号工之间清晰、响亮的复诵核对环节:司索工报告“绑扎牢固!”,信号工必须复诵确认“绑扎牢固,准备起吊!”,方可向塔吊司机发出指令。这一创新举措如同在关键流程中嵌入了“双保险”,有效杜绝了因单次确认疏漏带来的风险,显著提升了大型构件吊装的安全性。燕道江的这份“执物”审慎,为每一次吊装系上了更可靠的“安全绳”。
燕道江的安全意识深植于心。他如同精密仪器般专注,每一次指令发出前反复确认,每一个手势力求清晰无误。他习惯性提前到岗,仔细检查吊索具磨损情况;即使在恶劣天气下,也坚守最佳观察位置,确保信号传递零偏差。他的严谨作风,无声地带动了整个班组操作规范的提升。
如今,燕道江带来的激光笔与“二次确认”制度已在文安路站扎根。精准的光点提升了效率,铿锵的口令构筑了安全防线。其意义不仅在于方法的革新,更在于安全文化的培育,班组成员耳濡目染,谨慎与确认逐渐内化为行动自觉,工区吊装作业的安全效能实现了质的飞跃。
在地铁建设的第一线,燕道江以一名普通信号工的身份,用经验、智慧和无懈可击的责任心,守护着城市地下脉络的延伸。他的故事证明宏泰证券,民生工程的基石,正是由无数像他这样立足平凡岗位、心怀非凡担当的劳动者共同铸就。他们用精准丈量安全,用责任守护繁华。燕道江手中那束指引吊装的光,也照亮了建设者们心中那条名为‘安全”的永恒之路。
倍加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